近日,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附属学校成功举办了两场别开生面的科普讲座。该校特邀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民盟科普组马振东教授,为小学六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带来了题为《美丽的地球》的生动一课。讲座寓教于乐,在学生心中播下了探索地球奥秘的科学种子。

马振东教授以其六十载的地质生涯底蕴,践行了“情系校园,不忘初心,甘为人梯”的师者情怀。为了让讲座更贴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,他精心筹备,不仅课前查阅大量资料,还引导学生提前预习,并通过精选图片、实物标本与趣味语言相结合的方式,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,着力培养其观察、分析与写作能力。


讲座中,马教授展示了北爱尔兰巨人堤的六面体玄武岩柱、形态各异的美丽矿物晶体等精美图片,引发阵阵惊叹。他更带来了珍贵的实物标本,包括蕴含自然金的石英脉矿石和距今约4.4亿年的中华震旦角石化石。同学们通过近距离观察与触摸这些“时间胶囊”,仿佛穿越亿万年时光,直观感受地球的演化脉搏。

马教授的语言风趣幽默,将复杂的地质现象娓娓道来。他解释玄武岩熔浆如何冷却形成“火山绳”,类比“天津大麻花”形象贴切;阐述海底扩张使大陆“每年走2厘米”,结合冰岛见闻令人信服;在辨析京西牛角岭“壶穴”成因时,他笑言“导游的脑袋被驴踢了”,在轻松氛围中传递了科学真知。他还介绍了恩施大峡谷“一柱香”、“卧龙吞江”等由大自然鬼斧神工塑造的壮丽景观。

讲座不仅展现地球之奇、自然之美,更引导学生关注地球家园的现状与未来。马教授将地球45.6亿年历史浓缩为一天,指出“人类文明仅存在5秒钟”,这一对比带给学生们深深的震撼。他严肃指出,近百年来的人类活动已让地球“生病”,温室效应导致的气候变暖正威胁生态系统与人类生存环境,呼吁大家珍惜自然,和谐共生。最后,他深情寄语学子“仰望星空”,认识到宇宙浩瀚与人类渺小,更要爱护唯一的地球家园。

讲座效果显著,学生反响热烈。陈韩翰同学笔记中写道:“原来石头里藏着这么多秘密!”占梦琪同学则成功回答了“蜂窝为何是六边形”的思考题。讲座结束时,学生们意犹未尽,纷纷围住马教授合影留念。

此次科普讲座获得了师生及马教授朋友圈的一致好评,被认为有效激发了青少年对地质科学的兴趣与环保意识。活动尾声,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附属学校特授予马振东教授“荣耀嘉宾”荣誉证书,以表彰其卓越贡献。马教授亦赋词《临江仙·师者情怀》一阕,以“为师情未改,初心映山红”句,抒发了对科普教育事业的执着与热爱。
《临江仙- 师者情怀》
三尺讲台传科普,青丝染尽霜风。标本图谱意无穷。笑谈星月转,秒语解鸿蒙。
课下布设思考题,观察写作兼融。甘为人梯乐其中。为师情未改,初心映山红。
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民盟地大委员会科普组
2025年10月25日
文图:马振东
编辑:叶青
审核:李门楼 张宽裕